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乱后春日途经野塘
乱后春日途经野塘
韩偓 〔唐朝〕
世乱他乡见落梅,野塘晴暖独裴回。
船冲水鸟飞还住,袖拂杨花去却来。
季重旧游多丧逝,子山新赋极悲哀。
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
写花
写山
写水
写鸟
悲哀
写梅
古诗译文
在这乱世之中,我在他乡看见了凋零的梅花,
野外的池塘边,晴日暖阳下独自徘徊。
小船划过惊起水鸟,飞走又停下,
衣袖拂过杨花,飘去却又回来。
旧日的友人大多已逝去,
新写的诗赋充满了悲哀。
眼看着繁华的都市变成了荒芜的山谷,
这才相信昆明池的劫灰传说真实存在。
展开
知识点
1. 韩偓:唐朝末年诗人,字致尧,号玉山樵人,诗风沉郁悲凉,多反映乱世之痛。 2. 季重:可能指诗人的友人,具体身份不详,诗中用来象征逝去的旧交。 3. 子山:诗人自称,子山是韩偓的字之一。 4. 昆明劫灰:典出《搜神记》,传说昆明池下有劫灰,象征世间的沧桑巨变。 5. 乱后:指唐朝末年的黄巢之乱等战乱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6. 杨花:柳絮,诗中用来象征飘零无依的命运。
展开
古诗注解
世乱
:指唐朝末年的战乱时期。
落梅
:凋零的梅花,象征乱世的凄凉。
野塘
:野外的池塘,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
裴回
:徘徊,形容诗人独自漫步的情景。
季重
:指诗人的旧友,可能已经逝去。
子山
:指诗人自己,新写的诗赋充满悲哀。
朝市
:繁华的都市,如今变成了荒芜的山谷。
昆明是劫灰
:传说昆明池下有劫灰,象征世间的沧桑巨变。
展开
讲解
这首诗是韩偓在唐朝末年乱世中的感怀之作。诗人通过描绘他乡的落梅、野塘的晴暖、水鸟的飞住、杨花的去来等自然景象,抒发了自己在乱世中的孤独与徘徊。诗中提到的“季重旧游”和“子山新赋”,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悲哀。最后,诗人以“朝市成陵谷”和“昆明是劫灰”作结,深刻揭示了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展现了韩偓晚年诗作的独特魅力。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乱世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无奈与悲哀。首联以“落梅”和“野塘”为意象,烘托出乱世的凄凉氛围。颔联通过“水鸟”和“杨花”的动态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徘徊。颈联提到旧友的逝去和新赋的悲哀,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忧伤。尾联以“朝市成陵谷”和“昆明是劫灰”作结,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韩偓晚年诗作中的佳作。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韩偓在乱世中流离失所,目睹了繁华的都市变成废墟,友人相继离世,内心充满了悲哀与无奈。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沧桑巨变和诗人的深沉感慨。
展开
作者信息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古诗数量:
386
名句数量:
1292
作者其他古诗
1
已凉
1.1万阅读
2
寒食夜
1.1万阅读
3
醉著
1.1万阅读
4
晓日
1.1万阅读
5
天凉
1万阅读
6
惜花
1万阅读
7
深院
1万阅读
8
蜻蜓
1万阅读
9
偶见
1万阅读
10
翠碧鸟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