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韩偓为赠予边塞统帅“元戎”而作,主题聚焦于狩猎活动,实则借狩猎展现边塞的军事与社交生活。讲解时,可先从标题入手,“边上”指边境地带,“看猎”是观察狩猎,“赠元戎”点明赠诗对象,表明诗歌的应酬性和纪实性。首联“绣帘临晓觉新霜,便遣移厨较猎场”以清晨霜寒起兴,引出狩猎的准备工作,暗示边塞环境的严酷与贵族的适应性。颔联“燕卒铁衣围汉相,鲁儒戎服从梁王”用对仗手法,描绘士兵和文人参与狩猎的场景,“燕卒”“鲁儒”的地域对比突出活动的广泛性,“汉相”“梁王”的典故则抬高元戎的地位。颈联“搜山闪闪旗头远,出树斑斑豹尾长”通过视觉描写“闪闪”“斑斑”,生动表现狩猎队伍的动态,旗头和豹尾的细节增强画面感。颔联“赞获一声连朔漠,贺杯环骑舞优倡”转向听觉和庆祝,声音“连朔漠”夸张狩猎的成功影响远播,环骑和舞伎体现欢庆气氛。尾联“军回野静秋天白,角怨城遥晚照黄”以静景收尾,秋天白和晚照黄的色彩对比,营造苍凉意境,“角怨”一词暗示边塞的哀愁。末句“红袖拥门持烛炬,解劳今夜宴华堂”回归宴劳主题,红袖持烛的温馨与前面的雄壮形成闭环,体现狩猎后的慰藉。整体讲解应强调诗歌如何通过狩猎场景,映射晚唐边塞的奢华与隐忧,以及韩偓作为文人对军事生活的独特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