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为亲贤展绮筵,恒常宁敢恣游盘。
绿搓杨柳绵初软,红晕樱桃粉未干。
谷鸟乍啼声似涩,甘霖方霁景犹寒。
笙歌风紧人酣醉,却绕珍丛烂熳看。
并非为了亲近贤士才设下这华美的宴席,平日里岂敢如此放纵游乐。 新绿的杨柳嫩芽初展如绵般柔软,红润的樱桃仿佛还带着未干的粉霜。 山谷中的鸟儿初啼声略显生涩,甘霖刚停的景色仍透着寒意。 笙歌在疾风中愈发急促,众人酣醉之际,却绕着珍奇花丛尽情观赏。
本诗需注意三个解读层次: 1. 表层是宴会场景的即时描写,展现贵族生活的奢华; 2. 中层通过自然景物(杨柳、樱桃、谷鸟)暗示季节更替与政权更迭; 3. 深层"笙歌风紧"暗喻唐王朝在风雨飘摇中最后的歌舞升平。 艺术上,诗人善用色彩对照(绿/红)、感官交错(视觉/听觉/触觉),末句"烂熳看"的狂欢场景与诗人冷静观察形成双重叙事视角。
诗歌以宴饮为表,以写景为里,虚实相生: 1. 首联以谦辞开篇,暗示宴会的特殊政治意义; 2. 颔联用"绿搓杨柳""红晕樱桃"的细腻描写,展现早春生机; 3. 颈联以鸟啼生涩、雨寒未消暗喻时局初定; 4. 尾联"笙歌风紧"的急迫感与"烂熳看"的沉醉形成张力,体现诗人对盛世难久的隐忧。 全诗炼字精妙,"搓""晕""涩"等字尤见功力。
此诗作于唐末五代时期,韩偓流寓吴越国时。当时中原战乱频繁,吴越王钱镠偏安东南,维持一方安定。诗中描绘的宴饮场景,既是对钱镠款待的感谢,也隐含对乱世中短暂安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