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终拟约秦楼。
光阴负我难相遇, 情绪牵人不自由。
遥夜定嫌香蔽膝,闷时应弄玉搔头。
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
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终拟约秦楼。
光阴负我难相遇, 情绪牵人不自由。
遥夜定嫌香蔽膝,闷时应弄玉搔头。
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
眼神交汇心意相通的情愫始终没有停止,暗地里终究打算在秦楼相约。
时光辜负了我,让我们难以相见,思念的情绪牵动着人,让人无法自控。
漫长的夜晚,你定然会嫌弃那带有香气的蔽膝(或许因思念而觉得它碍事),烦闷的时候应该会摆弄玉制的搔头。
樱桃花凋谢了,梨花开了,在这美好的青春时节,两人天各一方,忧愁得肝肠寸断。
1. 韩偓是晚唐重要诗人,其诗风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尤擅写艳情诗,语言秾丽,情感细腻。
2. “秦楼”这一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常与男女情爱、约会相关,源于弄玉吹箫的典故。
3. 诗中提到的“蔽膝”“玉搔头”都是古代的服饰或饰品,反映了当时的生活风貌和审美情趣。
4.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自己的思念之情,虚写对方的状态,使情感表达更丰富。
5. 以花开花落等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暗示时间的流逝,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晚唐诗人韩偓的《青春》。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诗人,韩偓的诗歌往往以细腻的情感和绮丽的语言见长,这首诗也不例外。
我们先通读全诗,感受一下诗歌的整体氛围。从诗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一种浓浓的相思之情。首联告诉我们,诗中的主人公和心上人有着默契的情意,还暗中约定相见,这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之间的深情。
接着看颔联,“光阴负我难相遇”,这里直接说出了因为时光的原因,两人很难见面,这种无奈让我们感同身受。而“情绪牵人不自由”则把那种被思念情绪左右的状态写得很真实,谁没有过被情感牵动的时候呢?
颈联很有意思,诗人没有只写自己思念,而是想象对方在夜晚和烦闷时的样子,“定嫌香蔽膝”“应弄玉搔头”,这些细节让我们好像能看到那个思念着主人公的人,这种写法让相思之情更浓了。
最后尾联,“樱桃花谢梨花发”,花儿开了又谢,时间在慢慢过去,可两人还是分隔两地,所以才“肠断青春两处愁”,青春是美好的,但分离的忧愁却让人痛苦,这种对比让情感更加强烈。
学习这首诗,我们要体会诗人如何把抽象的思念之情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细节表达出来,还要注意诗中一些意象的含义,比如“秦楼”“玉搔头”等,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典诗词。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青年男女之间深沉而又无奈的相思之情。首联“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终拟约秦楼”,开篇便点出两人虽有默契的情意,却只能暗中相约,奠定了全诗缠绵又略带伤感的基调。
颔联“光阴负我难相遇,情绪牵人不自由”,直抒胸臆,将因时光流逝、难以相见而产生的无奈与身不由己的思念之情直白地表达出来,情感真挚动人。
颈联“遥夜定嫌香蔽膝,闷时应弄玉搔头”,通过想象对方在漫长夜晚和烦闷时刻的举动,从侧面烘托出思念之深,细节描写生动,仿佛能看到对方的情态,让相思之情更加具体可感。
尾联“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以景物的更迭暗示时光的流转,樱桃谢、梨花发,青春时节的美景却伴随着两地分离的忧愁,将情感推向高潮,“肠断”二字尽显悲伤程度,余味悠长。
全诗语言清丽,情感细腻,情景交融,将男女之间的相思刻画得入木三分。
韩偓是晚唐时期的诗人,其诗歌多写艳情,风格绮丽,这首《青春》也体现了他此类诗歌的特点。当时社会动荡,文人的生活和心境往往受到影响,在情感表达上也多了几分缠绵悱恻。此诗可能是诗人借青春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情,抒发内心的某种情愫或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具体创作的精确背景虽无确切史料记载,但从诗歌内容来看,应是描绘了一段相隔两地的爱恋中,双方深切的思念与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