髻根松慢玉钗垂,指点花枝又过时。
坐久暗生惆怅事,背人匀却泪胭脂。
发髻松散,玉钗低垂,手指轻点花枝却已错过花期。 久坐后心中暗自生出惆怅,背过身去悄悄擦掉泪痕和胭脂。
本诗解读需注意三个层面: 1. 表层描写:完整呈现女子晨起梳妆的场景流程 2. 情感逻辑:从"松慢"到"惆怅"再到"匀泪",展现情绪递进 3. 时代隐喻:"过时花枝"可视为唐王朝衰落的象征 教学建议: - 可对比温庭筠《菩萨蛮》中的梳妆描写 - 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背人"动作中包含的隐忍与克制 - 结合安史之乱后的社会背景理解末句的深层意味
全诗以白描手法刻画女子神态: 首句"髻根松慢"与"玉钗垂"构成动态画面,展现慵懒愁绪; 次句"指点花枝"的细节,将人物情感物象化; 后两句通过"暗生惆怅"和"背人匀泪"的隐秘动作, 层层递进地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诗人善用梳妆意象,将时代哀愁寄寓女子日常, 达到"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
此诗创作于晚唐时期,韩偓作为"香奁体"代表诗人,擅长描写女性细腻情感。 诗中通过女子梳妆细节,反映战乱时代中人们对青春易逝、命运无常的普遍感慨, 可能隐含作者对唐王朝衰落的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