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凝背胛玉搓肩,轻薄红绡覆白莲。
此夜分明来入梦,当时惆怅不成眠。
眼波向我无端艳,心火因君特地然。
莫道人生难际会,秦楼鸾凤有神仙。
她的肌肤如凝脂般光滑,肩膀似玉琢般圆润,轻薄的红色纱衣覆盖着如白莲般的身体。 这一夜她清晰地来到我的梦中,当时因思念而惆怅难眠。 她眼波流转间对我流露无限风情,我的心因你而炽热燃烧。 不要说人生难得相遇,那秦楼中的鸾凤本就是神仙眷侣。
这首诗以"偶见-入梦"为线索展开。首联用饮食器皿(酥)、玉石工艺品(玉)作比,体现唐代"以物喻美"的审美习惯。红白色彩对比强化视觉冲击。中二联通过时空转换(现实-梦境)和情感互动(眼波-心火),展现情愫的萌发过程。尾联用神仙典故将世俗情爱升华,既是对现实的慰藉,也是对理想爱情的礼赞。全诗在香艳描写中保持着优雅格调,体现了唐代文人诗"艳而不淫"的美学追求。
全诗以惊艳的相遇开篇,用"酥凝""玉搓"等精妙比喻刻画女子体态之美。中二联将现实与梦境交织,"眼波""心火"二句生动表现情愫暗生。尾联用神仙典故升华主题,表达对美好姻缘的坚信。诗人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和心理刻画,创造出一个亦真亦幻的审美境界,展现了晚唐爱情诗婉约朦胧的艺术特色。
此诗作于晚唐时期,韩偓作为"香奁体"代表诗人,擅长描写闺情。诗中融合了现实相遇与梦境幻想,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理想爱情的向往。当时社会风气开放,文人常以艳情诗表达对美好情感的追求,此诗正是这种时代氛围下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