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吴融:晚唐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诗多流连光景、酬和之作,部分作品对唐末乱世有所反映,风格接近温庭筠、李商隐。
2.  典故“巫山云雨”:源于战国楚宋玉《高唐赋》,述楚怀王游高唐,梦与巫山神女相会,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常用以比喻男女幽情。
3.  典故“天女散花”:源于佛教经典《维摩诘经》,记载天女以散花测试菩萨、声闻的道行。花瓣沾身即表示修行未尽。
4.  典故人物“徐孝克”:南朝陈国臣子,有孝名。在梁末战乱时,曾出家为僧以避祸,后还俗。诗人此处用以类比还俗的行为。
5.  唐代佛教与还俗现象:唐代佛教虽极盛,但朝廷有时因经济等原因限制佛教发展,且有敕令僧尼还俗之事。社会中也存在个人原因还俗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