碍竹妨花一径幽,攀援可到玉峰头。
若教须作康庄好,更有高车驷马忧。
一条被竹林和花丛遮掩的幽静小径,攀爬而上便可到达玉峰山顶。若要将它修成平坦大道,只怕会招来权贵车马的喧嚣之忧。
全诗采用"以小见大"手法:表面写选择山径或大道的矛盾,实则探讨人生道路的选择。"碍""妨"二字反用为褒,突出自然之趣;"忧"字点明主旨,暗示诗人宁守清贫也不愿趋炎附势。艺术上,前实后虚,由景入理,体现了唐诗"托物言志"的传统。
诗中通过对比"幽径"与"康庄"的意象,展现隐逸与世俗的冲突:前两句以"碍竹妨花"的天然野趣烘托隐逸之乐;后两句笔锋一转,指出若强行改造自然,便会失去宁静。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体现了晚唐文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心态。
此诗为吴融晚年隐居阌乡时所作。唐末社会动荡,诗人借描绘小径的幽静与天然之美,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暗讽权贵追逐名利带来的纷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