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通大道,望远上高台。
落日人行尽,穷边信不来。
还闻战得胜,未见敕招回。
却入机中坐,新愁织不开。
门前是一条宽阔的大道,我登上高台向远方眺望。 夕阳西下,路上已无行人,边疆的讯息却迟迟未到。 只听说战争取得了胜利,却不见朝廷的招回诏书。 回到织机前坐下,新添的愁绪如乱麻般难以理清。
首联以“大道”“高台”构建开阔空间,为愁思铺垫;颔联“落日”“穷边”转向苍凉,暗示时间流逝与信息隔绝;颈联“战得胜”与“未见招回”形成强烈反差,揭露战争胜利背后的个体悲剧;尾联回归日常生活场景,用织机意象将抽象愁绪具象化。全诗以女性视角展开,通过空间转换和时间推移,深刻表现了战争对普通家庭的摧残。
全诗以“望远”为线索,通过登高、落日、织机等意象,层层递进地展现思妇的孤独与哀愁。前四句写实景,后四句抒真情,虚实结合,含蓄深沉。“新愁织不开”巧妙运用双关,既指织布不顺,更喻愁绪难解,体现了杜荀鹤语言精炼、意蕴深厚的艺术特色。
此诗创作于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杜荀鹤以现实主义笔触,反映了边疆将士长期征战、家人苦盼归来的社会现实。诗中融入了对战争的无情批判和对和平的深切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