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杜荀鹤旅途中有感而发之作,核心在于探讨“名利”对人的束缚以及解脱的可能。
讲解时可以抓住几个层次: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点明主旨:名利是普世性的追求,无人能免俗。这是一种冷静的观察,也带有一丝无奈。
接着,中间四句具体展开这种束缚。第三、四句写的是内心的束缚:即使身体暂时休息(枕上)或身处清静之地(山中),心灵却无法安宁,仍然被俗务和名利心所占据,甚至比在名利中心(关中)时想得更多。这深刻揭示了外在的逃避并不能解决内心的困扰。第五、六句则通过描写阴沉萧瑟的秋景,来映衬这种内心的压抑和灰暗,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
最后两句是诗人提出的一个假设性的出路:如果能够长寿且健康,那就大家都去过闲云野鹤般的隐逸生活吧。这里的“大家”一词,暗示这并非诗人一己的愿望,而是对所有被名利所困之人的一种劝慰或共同愿景。但“如且健”这个假设条件,又透露出这种理想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渺茫,使全诗在向往超脱之余,仍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悲凉。
整首诗语言平实但内涵深刻,真实反映了古代知识分子在入世与出世之间的矛盾心理,具有普遍的人生哲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