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罗绮拖春色,几处笙歌揭画楼。
江上有家归未得,眼前花是眼前愁。
满城华服佳人拖着春日的绚烂,几处高楼传来笙歌的喧闹。江对岸有家却无法归去,眼前的花朵反成了眼前的忧愁。
此诗通过三层转折完成情感递进:首联铺陈视觉听觉的繁华,颔联"江上"句突然暴露漂泊实况,尾联将物理距离转化为心理距离。诗人用"眼前花"这一具体意象,将抽象的乡愁物象化,符合唐末诗歌"由宏阔转向细微"的演变趋势。
前两句以"满城""几处"的空间铺陈展现盛世假象,"拖""揭"二字动态化描写凸显喧嚣。后两句急转直下,"江上"与"眼前"的空间对照,将个人命运嵌入时代图景。"花是愁"的悖论修辞,深刻体现"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手法。
此诗作于唐末乱世,杜荀鹤常年漂泊异乡。诗中"江上有家归未得"折射出晚唐藩镇割据、战乱频发导致文人流离的社会现实,春日繁华与个人愁绪形成尖锐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