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舍寓怀》是晚唐诗人钱珝的一首抒情佳作。我们先来整体感知这首诗,它围绕“客舍寓怀”这一主题,描绘了诗人在客居他乡时所见的景物,抒发了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首联“洒洒滩声晚霁时,客亭风袖半披垂”,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写景,傍晚雨后,滩声阵阵,在客亭中,风吹动衣袖,这不仅是对眼前景象的描写,更暗含了诗人漂泊在外的状态。
颔联“野云行止谁相待,明月襟怀只自知”,通过野云和明月这两个意象,深入刻画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野云漂泊无依,没人等待,就像诗人自己;明月下的心事只有自己清楚,体现了无人理解的孤独。
颈联“无伴偶吟溪上路,有花偷笑腊前枝”,继续写诗人的孤独处境,独自在溪边吟咏,而花的“偷笑”更反衬出诗人的寂寞,这里的“笑”其实是诗人内心的一种投射。
尾联“牵情景物潜惆怅,忽似伤春远别离”,则直接点出了这些景物所引发的情感,那种惆怅就如同伤春时与亲人分别一般,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复杂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将客居的孤寂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