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静谧的僧人夜归图,充满了禅意与生活气息。
首联“松门一径微,苔滑往来稀”,通过描写松门、小径、青苔等景物,营造出寺庙偏僻幽静、人迹罕至的环境氛围,为下文写静公夜归做了铺垫。
颔联“半夜闻钟后,浑身带雪归”,点明时间是半夜,静公在钟声之后归来,且满身是雪,既写出了夜的深沉,又凸显了静公出行的艰辛,画面感极强。
颈联“问寒僧接杖,辨语犬衔衣”,细节生动,僧人问候冷暖并接过手杖,狗能分辨出主人的声音而叼住衣裳,这些日常场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寺庙中人与动物的和睦相处,更烘托出一种温馨而安宁的氛围。
尾联“又是安禅去,呼童闭竹扉”,写静公归来后又要去坐禅,吩咐童子关门,体现了他修行的勤勉,也让全诗在宁静的氛围中收尾,余韵悠长。
全诗不着浓墨重彩,仅以白描手法勾勒,却将静公的形象、寺庙的环境刻画得栩栩如生,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这种宁静禅修生活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