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的讲解可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首先,从题目“伤”字入手,明确这是一首悼亡诗,情感基调是悲伤哀痛的。其次,逐联分析诗句含义和艺术手法。首联通过地名和典故,交代了友人坎坷的人生历程。颔联运用比喻,具体刻画其才华与不幸,是理解诗人情感的关键。颈联采用侧面描写,通过“词客”与“孀妻”的不同视角,极大地渲染和深化了悲剧效果,这是艺术上的高明之处。尾联则以空间上的遥远和灵魂归乡的设问,将悲伤之情延伸至虚无缥缈之处,余韵悠长,令人扼腕。最后,要结合晚唐的社会背景,指出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的哀悼,更是对一个时代失意文人群体命运的缩影,因而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在语言上,要体会其用典的精当、对仗的工整以及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