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题青城山范贤观》是唐求游览道教名山青城山时所作。诗人以游踪为线索,从进山求道写起,逐步展现了青城山范贤观的自然景色和道士的生活场景。
开头“数里缘山不厌难,为寻真诀问黄冠”,直接点出诗人为了寻求道法,不畏路途遥远和艰难,表现出对道教真谛的向往。接着描写途中所见,“苔铺翠点仙桥滑,松织香梢古道寒”,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仙桥和古道的景象,青苔、翠色、松香、寒意,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清幽冷寂的画面,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古朴的山道之上。
然后诗人将目光转向道士的日常生活,“昼傍绿畦薅嫩玉,夜开红灶撚新丹”,生动地展现了道士们白天辛勤劳作、夜晚潜心炼丹的情景,让我们了解到道教徒的生活状态,感受到他们对修行的虔诚。
最后“钟声已断泉声在,风动茅花月满坛”,以静美的夜景收尾。钟声停歇,泉声依旧,风摇茅花,月光洒满祭坛,营造出一种宁静、空灵的氛围,既写出了道观的寂静,又体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永恒,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青城山范贤观的独特魅力和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