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龙门一旦开,无成甘死作黄能。
司空定有匡尧术,九载之前何处来。
万古沉寂的龙门一旦开启,我若无所成就甘愿化作黄能死去。 司空(大禹)必定有辅佐尧帝的方略,但在治水九载之前,他又从何处而来?
1. 意象解析:龙门象征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历史关口,黄能代表失败者的归宿 2. 情感脉络:从开篇的壮怀激烈(龙门开),到中段的自我牺牲精神(甘作黄能),最终归于历史沉思(何处来) 3. 创作技巧:时空跳跃(万古-九载)、虚实相生(神话意象-历史人物)、问答结构 4. 现实映射:反映唐末士人对社会变革的复杂心态,既有期待又有焦虑
全诗采用对比手法:首句"万古"与"一旦"形成时间张力,突出变革的突然性; "无成甘死"的决绝与"匡尧术"的伟业构成情感反差。 末句以问句收尾,既追溯大禹的来历之谜,又暗含对当代人才选拔机制的质疑。 周昙善用典故,将历史人物与现实感慨融为一体,体现晚唐咏史诗的典型特征。
此诗为晚唐诗人周昙《三代门》组诗之一,借大禹治水典故,抒发对时局变革的思考。 唐末社会动荡,诗人以"龙门开"隐喻时代变局,表达对治国能臣的期待与自身壮志未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