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庄节闵并罹殃,命在朱高二悖王。
已叹一年三易换,更嗟殴辱下东廊。
明帝、庄帝、节闵帝接连遭遇灾祸,性命都掌握在残暴的朱荣和高欢手中。 已感叹一年之内三次改换年号,更悲叹他们在东廊之下遭受殴打侮辱。
本诗通过北魏三位废帝的遭遇,揭示权臣专政的恶果。首句"罹殃"奠定悲剧基调,"朱高二悖王"的并称显示权臣的连续性专政。次句"三易换"以数字突出政局动荡,"殴辱"的具象描写强化历史残酷性。诗人采用史家笔法,将复杂历史浓缩为四句,末句"东廊"这一特定场景的选择,使抽象的历史教训变得可感可知,体现了咏史诗"以史为鉴"的核心价值。
本诗以凝练笔法勾勒北魏末年的政治乱象。前两句直指三位皇帝沦为权臣傀儡的命运,"朱高二悖王"的"悖"字暗讽其悖逆不忠。后两句通过"一年三易换"的频繁更迭与"殴辱下东廊"的细节,强化了皇权沦丧的屈辱感。全诗语言犀利,情感沉痛,展现了周昙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洞察。
此诗为唐代周昙《六朝门》组诗中的一首,反映北魏末年政治动荡、皇权衰微的历史。北魏后期,尔朱荣、高欢等权臣相继专权,皇帝频繁被废杀,政局混乱。周昙借古讽今,通过三废帝的遭遇,揭示权臣当道、皇权旁落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