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谏劳兵作祸基,穷奢极武向戎夷。
兆人疲弊不堪命,天下嗷嗷新主资。
拒绝劝谏、劳师动众埋下祸根,穷奢极欲、穷兵黩武征讨四方。 百姓疲惫不堪难以生存,天下哀鸿遍野却为新主奠定根基。
本诗采用"因果倒置"手法: 前两句写因(炀帝之过),后两句写果(民生灾难与新朝更替)。 "祸基"与"新主资"形成强烈反差,揭示历史兴亡规律。 艺术特色上: 1. 数字对比:"兆人"与"一人(炀帝)"的悬殊 2. 动词运用:"作""向""不堪""嗷嗷"层层递进强化批判 3. 历史隐喻:借隋亡暗含对晚唐社会危机的忧虑
全诗以犀利笔触揭露隋炀帝两大罪状: 1. 政治昏聩:"拒谏劳兵"直指其刚愎自用、穷兵黩武; 2. 民生凋敝:"兆人疲弊"展现百姓苦难。 末句"天下嗷嗷新主资"具有强烈历史辩证法色彩——暴政客观上为唐朝统一创造条件。 语言凝练如史家评断,体现晚唐咏史诗"以史为鉴"的特点。
此诗为唐代诗人周昙《咏史诗》组诗中的一篇,以隋炀帝为批判对象, 通过总结其亡国教训,警示当权者。隋炀帝因滥用民力、三征高句丽等暴政导致隋朝速亡, 唐朝建立后成为历史反面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