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居幸接邻,相见不相亲。
一似云间月,何殊镜里人。
丹诚空有梦,肠断不禁春。
愿作梁间燕,无由变此身。
我们居住的地方有幸相邻,却只能相见而无法亲近。 你如同云间的明月,又像镜中虚幻的影像。 我的一片丹心徒然成梦,因思念而肝肠寸断,难禁春愁。 多愿化作梁间的燕子,却无法改变这凡俗之身。
此诗教学可聚焦三点:一是意象的象征性(如“梁间燕”代表不受礼教约束的自由);二是矛盾修辞的运用(“幸接邻”与“不相亲”形成张力);三是引导学生对比其他闺怨诗(如李冶《相思怨》),体会唐代女性诗人如何通过隐晦表达突破社会规训。可结合唐代社会背景,讨论诗歌中“丹诚”与“无由”的深层冲突。
全诗以“邻”为切入点,层层递进:首联写地理之近与心理之远;颔联用“云间月”“镜里人”双重比喻,强化虚幻感;颈联“丹诚”“肠断”直抒炽烈而痛苦的思念;尾联突发奇想,以“变燕”表达对束缚的挣脱。语言清丽含蓄,情感张力十足,展现了唐代女性诗歌的独特魅力。
此诗为唐代女诗人崔仲容所作,反映唐代女性在礼教约束下对自由情感的向往。诗人以邻人暗喻心仪对象,通过云月、镜影等意象,表达爱而不得的苦闷,结尾“愿作梁间燕”更是突破现实的浪漫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