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送卢员外
送卢员外
薛涛 〔唐朝〕
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
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写雪
写风
写山
别离
古诗译文
玉垒山前风雪交加的寒夜,在锦官城外为你送别黯然销魂。
若他日有贵公子问起我的消息,就说我永念着夷门旧友的恩情。
展开
知识点
1. 薛涛笺:本诗作者薛涛创制的桃红色小笺,风靡唐代诗坛 2. 唐代四大女诗人:薛涛与李冶、鱼玄机、刘采春并称 3. 信陵君典故:出自《史记·魏公子列传》,喻礼贤下士 4. 夷门文化意象:在古诗词中常象征微贱之位遇知己之恩 5. 锦官城沿革:今成都得名于汉代管理蜀锦的"锦官"机构 6. 唐代员外郎:员外为六部司级副职,品秩从六品上
展开
古诗注解
玉垒山
:位于成都西北的著名山峰
锦官城
:成都别称,因古代设锦官管理蜀锦得名
信陵公子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借指卢员外地位尊贵
夷门
:战国隐士侯嬴看守的大梁城门,暗喻作者卑微身份
感旧恩
:表达对知遇之恩的感激,典出信陵君礼遇侯嬴
展开
讲解
首句"玉垒山前"的实景描写具有蜀地地理标识性,风雪意象暗示仕途艰辛。次句"别离魂"三字精妙,既点题又传递出形神俱悴之情。第三句转折引出典故人物信陵公子,末句"长向"的绵长感与"感旧恩"的厚重感形成时空张力。讲解要点需注意:诗眼在"感旧恩",通篇以卑位者视角建立情感逻辑链;"夷门"双关既指地理门户,更隐喻阶级藩篱;典故的现代转化在于将贵族礼遇演绎为平等相知。诗中女性视角的细腻表达与传统士大夫的慷慨情怀碰撞,创造了超越性别局限的感恩诗范本。
展开
古诗赏析
全诗由实入虚,前联通过"玉垒山前风雪夜"的时空铺陈,营造出"锦官城外别离魂"的沉重意境。后联匠心独运,借用信陵君与侯嬴的典故形成双重隐喻:既将卢员外尊比信陵君,又自喻为受恩的侯嬴。这种对照手法暗含作者身为乐妓的卑微地位与深重感恩。结句"长向夷门"的告白超越时空限制,使小切口离情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格礼赞。艺术特色在于典故化用浑然天成,风雪物象与感恩情愫融合无间,四句之中完成从具象到永恒的意境升华。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中唐时期,作者薛涛作为蜀中名妓送别友人卢员外时所作。当时卢员外奉诏从成都调往长安任职,薛涛以女性诗人独特视角,借历史典故抒发在风雪离别夜中对知遇之恩的感念。诗中巧妙运用身份对照,暗含唐代门第制度下对文人相知际遇的深刻体悟。
展开
作者信息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古诗数量:
109
名句数量:
369
作者其他古诗
1
乡思
1.1万阅读
2
蝉
1万阅读
3
月
1万阅读
4
池上双凫
1万阅读
5
采莲舟
1万阅读
6
寄张元夫
1万阅读
7
鸳鸯草
1万阅读
8
柳絮
1万阅读
9
池上双鸟
1万阅读
10
酬人雨后玩竹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