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
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
疏散未闲终遂愿,盛衰空见本来心。
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啾空绕林。
在灯下苦苦思索诗句吟咏,长夜无眠只因惧怕被衾寒冷。 满院落叶随风飘舞惹人愁绪,透过纱窗望月西沉更觉惋惜。 隐居疏散未能如愿终成遗憾,看尽盛衰方知本心依旧空寂。 幽居之处难觅梧桐可栖身,暮色中雀鸟啾啾空绕树林飞。
本诗讲解需把握三个层次: 1. 表层写景:按时间顺序从深夜到黎明前的所见所闻,营造冬夜寒寂氛围 2. 中层抒情:通过"怕""愁""惜"等字眼,表现诗人敏感多思的性格特质 3. 深层喻理:以"盛衰""幽栖"等语,揭示才女在封建礼教下的生存困境 艺术上注意双关手法:"梧桐"既指实物,又暗喻婚姻;"暮雀"既是实景,又象征诗人无处依托的精神状态。
全诗以"苦思"开篇奠定孤寂基调,通过"灯下吟""怕寒衾"的细节刻画,展现才女深夜独处的心理状态。颔联以落叶、残月营造萧瑟意境,颈联转入对人生际遇的哲思,尾联用"暮雀绕林"的意象暗喻理想无处安放。诗中多重矛盾交织:才情与困顿、隐居与入世、盛衰与初心,体现晚唐女性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此诗作于鱼玄机晚年,时值唐末社会动荡。诗人因情感挫折出家为道士,却仍无法摆脱世俗烦忧。冬夜独居时,借景抒写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寄给友人温飞卿(温庭筠)以诉衷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