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谢了梨花发,红白相催。
燕子归来。
几处风帘绣户开。
人生乐事知多少,且酌金杯。
管咽声哀。
慢引萧娘舞一回。
樱桃凋谢后梨花绽放,红白花色交替相催。 燕子飞回旧巢,几处绣帘朱户在风中轻开。 人生乐事能有多少?且斟满这金杯。 管乐声渐咽如呜咽,慢引佳人舞动一回。
本词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1. 时空转换:上阕的春景描写(空间)自然过渡到下阕的人生感慨(时间) 2. 感官交响:"红白"视觉、"管咽"听觉、"舞姿"动觉的多重感官描写 3. 情感张力:表面写宴饮之乐,实则通过"声哀""慢引"等细节流露淡淡哀愁 值得注意的是,"几处风帘绣户开"的"几处"二字,既写实景又暗示人生机遇的偶然性,与下阕"知多少"形成巧妙呼应,体现宋词"含蓄深远"的审美追求。
全词采用上景下情的经典结构: 上阕以"樱桃谢""梨花发"的物候变化起兴,用"红白相催"暗喻时光流逝,燕子归巢与绣户轻开的动态描写构成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下阕转入抒情,"人生乐事"的设问引出及时行乐之思,"管咽声哀"的乐声转折暗示欢宴难久,末句"舞一回"的慢动作特写,将瞬时的欢愉升华为永恒的艺术瞬间。词人通过视听通感的艺术手法,完成从自然时序到人生哲理的升华。
此词作于北宋社会相对安定时期,杜安世作为宫廷文人,常参与宴饮活动。词中通过春景描写过渡到及时行乐的主题,反映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典型的享乐意识与时光易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