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日东阳守,为楼望越中。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江静闻山狖,川长数塞鸿。
登临白云晚,流恨此遗风。
梁朝时的东阳太守,曾在此建楼眺望越地风光。 绿窗边明月依旧,青史中古人已逝。 江水平静时能听到山猿啼叫,长川上可数尽边塞飞鸿。 傍晚登楼望见白云悠悠,空留遗憾叹此遗风。
此诗艺术特色有三:一是"绿窗""青史""江静""白云"等色彩与意象的对比运用;二是"闻""数"等动词使静态景物产生动态美感;三是结尾"流恨"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感慨融为一体。教学中可结合崔颢《黄鹤楼》,比较两首登临诗的时空处理手法。
全诗以时空对照贯穿:首联点明楼台来历,颔联"明月在"与"古人空"形成强烈反差,颈联以"闻山狖""数塞鸿"的细腻观察展现寂寥,尾联"白云晚""遗风"将个人惆怅升华为历史沉思。崔颢善用简净语言营造苍茫意境,体现盛唐怀古诗的典型风格。
此诗为崔颢游历江南时登临八咏楼所作。沈约是南朝文坛领袖,其《八咏诗》开创"八咏体"。崔颢借古抒怀,通过对比古今变迁,表达对先贤风雅的追慕与历史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