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送窦参军
送窦参军
李颀 〔唐朝〕
城南送归客,举酒对林峦。
暄鸟迎风啭,春衣度雨寒。
桃花开翠幕,柳色拂金鞍。
公子何时至,无令芳草阑。
写雨
写风
写花
写鸟
桃花
写草
写酒
古诗译文
在城南送别归去的友人,举起酒杯面对山林。 温暖的鸟儿迎风啼鸣,春衣在雨中感到寒意。 桃花盛开如同翠绿的帷幕,柳色青青轻拂着金色的马鞍。 公子啊你何时才能归来?不要让芳草凋零。
展开
知识点
1. 诗歌体裁:五言律诗,共八句四联,符合仄起首句不入韵格式 2. 对仗分析:颔联“暄鸟”对“春衣”,“迎风啭”对“度雨寒”;颈联“桃花”对“柳色”,“开翠幕”对“拂金鞍” 3. 意象运用:芳草意象源自《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成为送别诗经典符号 4. 历史地理:唐代长安城南有灞桥等送别胜地,折柳赠别成为习俗 5. 官职制度:参军为唐代州府属官,分录事参军和诸曹参军,品级在七品至九品之间
展开
古诗注解
窦参军
:诗人的友人,姓窦,参军为官职名。
城南
:指长安城南,唐代送别常在此处。
林峦
:山林峰峦。
暄鸟
:在温暖春日中活动的鸟儿。
春衣度雨寒
:春衣单薄,遇雨更觉寒冷。
翠幕
:形容桃花繁盛如绿色帷幕。
金鞍
:装饰华美的马鞍,指友人坐骑。
芳草阑
:芳草凋零,喻时光流逝、相聚无期。
展开
讲解
本诗教学可重点把握三个层次:首先是景物描写层次,引导学生找出诗中“林峦”“暄鸟”“桃花”“柳色”等意象,体会春日画面的构建技巧;其次是情感表达层次,通过“举酒”“春衣寒”“芳草阑”等细节分析隐晦的离愁;最后是艺术手法层次,讲解对比手法(暄鸟的暖与春衣的寒)、比喻手法(桃花如幕)、对仗工整性等写作特点。可结合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等经典送别诗进行对比阅读,深入理解唐代送别诗“以乐景写哀情”的共性特征。
展开
古诗赏析
全诗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春日送别的动人画面。首联点明送别地点与环境,举酒对山的动作暗含离愁。颔联运用对比手法:“暄鸟”的欢啼与“春衣”的寒感形成情绪反差,暗示外表春光明媚内心却充满离别的凉意。颈联工整绮丽,“桃花开翠幕”以帷幕喻花丛,写静态之美;“柳色拂金鞍”用动态笔法写柳条轻拂马鞍,暗含挽留之意。尾联直抒胸臆,以“芳草阑”的意象表达时光易逝的焦虑,将惜别之情推向高潮。全诗景情交融,对仗精工,在明丽的春景中蕴含着深沉的别绪。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为唐代诗人李颀的送别之作,创作于盛唐时期。李颀交游广泛,与王维、王昌龄等诗人往来密切,擅长描写边塞和送别题材。诗中“窦参军”应为作者友人,具体生平不详。唐代参军为州郡属官,诗人通过描绘春日送别场景,既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也暗含对重逢的期盼,反映了唐人重视友情的时代风貌。
展开
作者信息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古诗数量:
157
名句数量:
594
作者其他古诗
1
望秦川
1.1万阅读
2
古意
1万阅读
3
塞下曲
1万阅读
4
湘夫人
1万阅读
5
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1万阅读
6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1万阅读
7
送陈章甫
1万阅读
8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1万阅读
9
少室雪晴送王宁
1万阅读
10
采莲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