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向府亭内,置兹山与林。
他人骕骦马,而我薜萝心。
雨止禁门肃,莺啼官柳深。
长廊閟军器,积水背城阴。
窗外王孙草,床头中散琴。
清风多仰慕,吾亦尔知音。
《题少府监李丞山池》是李颀的一首题咏诗。全诗以山池景致为切入点,通过对比、用典等手法,层层递进地展现主人的品格。首联写山池的位置,突出“置山与林”的匠心。颔联用“骕骦马”与“薜萝心”的鲜明对比,揭示主人淡泊名利的情怀。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山池环境:雨后宫门的肃穆、深柳中的莺啼、藏军器的长廊、背城的水池,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官署中的幽静之境。后四句用“王孙草”、“中散琴”等典故,暗示主人有隐士之风。尾联直抒胸臆,以“知音”作结,既赞美李丞,又表明自己的心志。全诗情景交融,含蓄隽永,展现了盛唐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丞山池的清幽景致,赞颂主人超脱尘俗的高洁品格。开篇点题,突出“置山林于府亭”的巧妙构思。颔联以“骕骦马”与“薜萝心”对比,彰显主人与众不同的志趣。中间四句写景,通过“雨止”、“莺啼”、“长廊”、“积水”等意象,勾勒出官署中静谧深远的山林意境。后四句用“王孙草”、“中散琴”等典故,进一步烘托主人的隐逸情怀。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仰慕之情。全诗语言简淡,意境清远,对仗工整,用典贴切,展现了盛唐文人寄情山水、追求精神自由的风貌。
此诗是唐代诗人李颀写给时任少府监李丞的题咏之作。李丞的山池园林建在官署之内,却营造出山林野趣。李颀借此诗赞美李丞虽身处官场,却能保持隐逸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向往高洁、不慕荣利的人生志趣。唐代文人普遍存在“隐于朝市”的观念,此诗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