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赴楚州次自田途中阻浅,问张南史
赴楚州次自田途中阻浅,问张南史
刘长卿 〔唐朝〕
楚城今近远,积霭寒塘暮。
水浅舟且迟,淮潮至何处。
写水
古诗译文
楚州城如今是近还是远?暮色中,寒塘上积聚着浓重的雾气。
水浅导致行船迟缓,不知淮河的潮水要涨到何处才能助我前行。
展开
知识点
古诗采用五言绝句形式,属于唐代近体诗;诗中“淮潮”涉及古代江淮地区的水文知识,潮汐对内河航行有重要影响;刘长卿是中唐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简淡,此诗体现其写景抒情的特色;题目中的“楚州”为历史地名,今属江苏淮安,是唐代重要州郡。
展开
古诗注解
楚城:
指楚州城,今江苏淮安一带。
积霭:
积聚的雾气或云气。
寒塘:
寒冷的池塘或水域。
淮潮:
指淮河入海口的潮汐。诗人盼望潮水上涨,以便船只通行。
张南史:
诗人的朋友,时任楚州官吏,此诗是途中受阻时写给他的询问之作。
展开
讲解
本诗通过旅途细节展现诗人的内心世界。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结构紧凑。“楚城今近远”既是空间距离的疑问,也暗含心理距离的飘忽;“积霭寒塘暮”以环境烘托情绪,寒气与暮色交织,强化了阻滞感。最后两句以“水浅”的客观困难与“淮潮”的主观期盼形成对比,突出宦游的艰辛。整体上,诗作以小见大,在简短的篇幅中传递出深沉的羁旅之思。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旅途受阻的场景,首句“楚城今近远”以问句开篇,凸显了诗人对目的地的不确定和焦虑;次句“积霭寒塘暮”通过“积霭”“寒塘”“暮”三个意象,渲染出寒冷、朦胧的暮色氛围,暗示了前路的迷茫。后两句“水浅舟且迟,淮潮至何处”直接点明阻浅的困境,并借“淮潮”之问,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依赖和无奈。全诗情景交融,语言质朴,生动传达了唐代文人宦游途中的典型心境。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朝诗人刘长卿赴任楚州途中。当时他乘船前行,因水路浅涩导致行程受阻,停滞在自田一带。诗人心中焦急,对前路感到迷茫,于是写诗寄给在楚州的朋友张南史,询问当地潮汐情况,既表达了行程的艰难,也流露出对友人信息的期盼和仕途的忧虑。
展开
作者信息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古诗数量:
636
名句数量:
2330
作者其他古诗
1
送灵澈
1.2万阅读
2
送上人
1.2万阅读
3
长沙桓王墓下别李纾、张南史
1.1万阅读
4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1.1万阅读
5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1.1万阅读
6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1万阅读
7
送严士元
1.1万阅读
8
长沙过贾谊宅
1.1万阅读
9
新年作
1.1万阅读
10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