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浙江上,独泛落潮归。
秋水照华发,凉风生褐衣。
柴门嘶马少,藜杖拜人稀。
惟有陶潜柳,萧条对掩扉。
新居安在浙江畔,独自乘着退潮归。 秋水映照斑白发,凉风吹动粗布衣。 柴门前马嘶声少,藜杖拜客更稀微。 唯有陶潜门前柳,萧条寂寥对掩扉。
此诗通过四组意象群展现隐逸主题: 1. 空间意象(浙江、柴门、掩扉)构建隐居环境; 2. 自然意象(秋水、凉风、柳)渲染孤寂氛围; 3. 人物意象(华发、褐衣、藜杖)刻画隐者形象; 4. 典故意象(陶潜柳)升华精神境界。 诗中"独""稀""萧条"等词层层递进,最终以陶渊明作结,体现唐代士人对魏晋风骨的追慕。
全诗以白描手法勾勒隐逸图景:首联点明归景:首联点明归隐之地与孤独心境;颔联以"秋水""凉风"烘托寂寥;颈联用"柴门""藜杖"强化隐居的清贫;尾联借陶渊明典故,将友人比作高洁隐士。语言简淡而意境深远,体现刘长卿"五言长城"的凝练风格。
此h3>
此诗为刘长卿送友人金昌宗归隐钱塘所作。唐代安史之乱后,士人隐居风气盛行,诗中通过描绘归隐后的清冷生活,反映诗人对友人选择的理解与自身对对友人选择的理解与自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