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奉陪郑中丞自宣州解印,与诸侄宴馀干后溪
奉陪郑中丞自宣州解印,与诸侄宴馀干后溪
刘长卿 〔唐朝〕
迹远亲鱼鸟,功成厌鼓鼙。
林中阮生集,池上谢公题。
户牖垂藤合,藩篱插槿齐。
夕阳山向背,春草水东西。
度雨诸峰出,看花几路迷。
何劳问秦汉,更入武陵溪。
写雨
写花
写山
写水
写鸟
看花
写草
夕阳
古诗译文
远离尘嚣亲近鱼鸟,功业已成厌倦战鼓。
林中如阮籍般雅集,池畔有谢公的题咏。
门窗垂挂着藤蔓相合,篱笆插着木槿整齐排列。
夕阳映照山峦背向,春草蔓延水流东西。
雨后群峰纷纷显现,赏花时几条小路令人迷失。
何必再追问秦汉往事,不如径直走入武陵溪。
展开
知识点
1. 刘长卿:唐代诗人,擅长五言诗,被称为“五言长城”,诗风以清雅冲淡见长。
2. 阮生集:指阮籍,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常喻高士雅集。
3. 谢公题:谢灵运,南朝诗人,中国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诗中借指风雅题咏。
4. 武陵溪: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象征与世隔绝的理想境界。
5. 本诗结构:采用五言排律形式,注重对仗与意象叠加,体现唐代山水田园诗的典型特征。
展开
古诗注解
迹远亲鱼鸟
:踪迹远离官场,亲近自然界的鱼和鸟,象征隐居生活。
功成厌鼓鼙
:功业成就后厌倦了战鼓声,鼓鼙指代战争或仕途纷扰。
阮生集
:借指阮籍等竹林七贤的雅集,喻高士聚会。
谢公题
:谢公指谢灵运,南朝山水诗人,此处喻园林题咏的风雅。
武陵溪
:化用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武陵源,代表理想中的避世仙境。
度雨诸峰出
:雨后云雾散去,群峰显现,描绘山景的动态美。
展开
讲解
这首诗以陪同卸任官员宴饮为切入点,通过鱼鸟、林木、池水、藤槿等自然意象,层层递进地展现隐逸之乐。首联“迹远亲鱼鸟,功成厌鼓鼙”点明主题,突出从仕途到自然的转变;颔联和颈联用阮籍、谢灵运的典故,以及藤合、槿齐的细节,烘托出雅致恬淡的氛围;尾联“何劳问秦汉”以反问收束,将宴饮升华至桃源境界,含蓄表达对官场生活的疏离。讲解时可重点分析诗人如何借景抒情,以及典故的深层寓意。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淡雅笔触勾勒出一幅隐逸山水图。前两句直抒胸臆,写功成身退、亲近自然的心境;中间六句通过“林中”“池上”“户牖”“藩篱”等意象,细腻描绘隐居环境的幽静,并以“夕阳”“春草”“度雨”“看花”展现时空变换中的自然之美;末两句用“武陵溪”典故,将现实宴饮升华为桃源理想,暗含对世俗的超脱。全诗语言简练,对仗工整,融情于景,体现了刘长卿诗歌清丽含蓄的风格。
展开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唐朝中期,诗人刘长卿陪同郑中丞(郑姓官员)从宣州解印(卸任)后,与诸侄在馀干(今江西余干)后溪宴饮时所作。诗中反映了中唐时期仕宦文人对官场疲惫后向往隐逸的心态,结合了山水描写与典故化用,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展开
作者信息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古诗数量:
636
名句数量:
2330
作者其他古诗
1
送灵澈
1.2万阅读
2
送上人
1.2万阅读
3
长沙桓王墓下别李纾、张南史
1.1万阅读
4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1.1万阅读
5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1.1万阅读
6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1万阅读
7
送严士元
1.1万阅读
8
长沙过贾谊宅
1.1万阅读
9
新年作
1.1万阅读
10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