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酬包谏议佶见寄之什
酬包谏议佶见寄之什
刘长卿 〔唐朝〕
佐郡愧顽疏,殊方亲里闾。
家贫寒未度,身老岁将除。
过雪山僧至,依阳野客舒。
药陈随远宦,梅发对幽居。
落日栖鸮鸟,行人遗鲤鱼。
高文不可和,空愧学相如。
写雪
写山
写鸟
写人
写梅
写鱼
古诗译文
辅佐州郡政务,我愧对自己的愚钝和粗疏;在这偏远的异乡,却与同乡邻里倍感亲近。
家境贫寒,尚不能安然度过寒冬;年事渐高,岁月即将又到年终。
大雪过后,山中的僧人前来拜访;沐浴着冬日暖阳,乡野的客人悠然自得。
因远地做官,随身携带着备用的药材;梅花绽放,正对着我幽静的居所。
夕阳西下,猫头鹰在枝头栖息;远行的友人,托人给我捎来了书信。
您高妙的诗文我无法唱和,只能空自惭愧,觉得自己不配与司马相如相比。
展开
知识点
plaintext 1. 酬答诗:古代诗人之间相互唱和、应答的诗作,本诗是刘长卿对包佶寄来诗篇的回复。 2. 谦辞运用:诗中“愧顽疏”、“空愧”等是古代文人常用的自谦之词,体现了传统的礼仪文化。 3. 意象运用:“寒未度”、“岁将除”暗示时间(岁末)与处境(贫寒);“梅发”、“栖鸮”描绘景物,渲染氛围。 4. 典故化用:“遗鲤鱼”化用古乐府诗意,代指书信,是古诗中常见的表达方式。 5. 人物对照:以司马相如作比,既抬高对方文采,又谦虚自身,是酬答诗中常见的技巧。 6. 对仗工整:颔联“家贫”对“身老”,“寒未度”对“岁将除”;颈联“过雪”对“依阳”,“山僧至”对“野客舒”,体现了近体诗格律严谨的特点。
展开
古诗注解
酬:
以诗文应答。
包谏议佶:
指包佶,时任谏议大夫,是诗人的朋友。
见寄之什:
指包佶寄来的诗篇。“什”指篇什、诗篇。
佐郡:
辅佐州郡长官,指诗人当时担任的官职。
顽疏:
愚钝粗疏,诗人自谦之词。
殊方:
异乡,远方。
亲里闾:
与同乡邻里亲近。
过雪:
雪后。
山僧:
山中的僧人。
依阳:
靠着阳光,指冬日晒太阳。
野客:
村野之人,隐士。
药陈:
储备的药材。
梅发:
梅花开放。
鸮鸟:
猫头鹰。
遗鲤鱼:
典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指收到书信。
高文:
指包佶寄来的诗文,称颂其文辞高妙。
相如:
指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
展开
讲解
这首诗是刘长卿写给朋友包佶的一封“诗体回信”。开头两句,诗人先客气了一下,说自己能力有限,在地方上做官做得不太好(佐郡愧顽疏),但在外地能遇到同乡朋友感到很亲切(殊方亲里闾)。三四句写实,交代了自己的困境:家里穷,冬天难过;自己年纪也大了,一年又快过去了。五六句情景交融,虽然生活清苦,但也有雅趣:雪停了有山里的僧人来访,晒太阳时有乡村的隐士相伴,日子倒也有一份宁静。七八句继续写生活细节:出门做官带了药以防生病,幽静的住所前梅花开放,暗示着一种清高的品格。第九第十句非常巧妙,“落日栖鸮鸟”环境有点萧瑟,但紧接着“行人遗鲤鱼”带来了好消息——指朋友包佶的信(诗)送到了。最后两句是点题和自谦:您的诗写得太好了(高文),我没办法写出相匹配的诗来回复(不可和),真是惭愧,觉得自己比不上司马相如那样的才子(空愧学相如)。整首诗在感慨个人境遇的同时,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才华的推崇,情感真挚,结构严谨。
展开
古诗赏析
本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酬答诗作。首联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自身才能的谦逊和对异乡友情的珍视。颔联进而陈述现状,家贫身老,岁末将至,透露出诗人生活境遇的窘迫和年华老去的感伤。颈联笔锋一转,描绘了雪后山僧来访、冬日野客怡然的闲适画面,为清苦的生活增添了几分雅致和温情。尾联巧妙用典,以“遗鲤鱼”指代收到友人书信,以“学相如”表达自谦,既回应了诗题中的“见寄”,又表达了对友人高才的钦佩和自身无法企及的惭愧。全诗语言质朴凝练,情感真挚复杂,将宦游的孤寂、生活的清苦、友情的温暖以及文人间的相知相敬融为一体,展现了刘长卿诗歌沉郁苍凉、委婉含蓄的典型风格。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是刘长卿为酬答友人包佶(时任谏议大夫)寄来的诗作而写。刘长卿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这首诗大约作于他中年以后,在某地担任副职(佐郡)期间。诗中流露出的贫寒、年老、异乡为官的感慨,与刘长卿多年沉沦下僚、漂泊辗转的人生经历相符,反映了诗人此时清贫自守、略带萧索的心境,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深厚情谊和才华的敬重。
展开
作者信息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古诗数量:
636
名句数量:
2330
作者其他古诗
1
送灵澈
1.2万阅读
2
送上人
1.2万阅读
3
长沙桓王墓下别李纾、张南史
1.1万阅读
4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1.1万阅读
5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1.1万阅读
6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1万阅读
7
送严士元
1.1万阅读
8
长沙过贾谊宅
1.1万阅读
9
新年作
1.1万阅读
10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