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金陵郭,旧是帝王州。
日暮望乡处,云边江树秋。
楚云不可托,楚水只堪愁。
行客千万里,沧波朝暮流。
迢迢洛阳梦,独卧清川楼。
异乡共如此,孤帆难久游。
金陵城一派萧条冷落,这曾是帝王的都城。 傍晚时分眺望故乡的方向,只见云边江岸的秋树苍茫。 楚天的云无法寄托我的情思,楚地的江水只会增添我的愁绪。 行客漂泊已有千万里,沧浪之水从早到晚不停流淌。 遥远的洛阳让人魂牵梦绕,而我只能独自躺在清江边的楼阁里。 身在他乡的人都是如此啊,一叶孤舟又怎能长久飘流。
本诗通过描绘金陵秋江的萧瑟景象,抒发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与愁苦。首联点明地点,以“萧条”二字奠定全诗基调。颔联写景,日暮江秋,望乡不见,更添惆怅。颈联抒情,云水本无情,却因诗人心中愁绪而成为寄托。尾联以“行客”自比,慨叹漂泊之远,时光流逝之快。最后以“异乡共如此”的普遍性收束全诗,使个人的感慨具有了更广泛的意义。整首诗情景交融,对仗工整,语言凝练,是刘长卿羁旅诗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以“萧条”开篇,奠定了全诗感伤的基调。通过“日暮”“云边”“秋”等意象的层层渲染,描绘出深秋江畔的萧瑟之景。中间四句借“楚云”“楚水”抒写愁绪,以“行客千万里”道出漂泊之远,以“沧波朝暮流”暗喻时光流逝。后四句直抒胸臆,“洛阳梦”寄托思乡之情,“独卧”凸显孤寂,“异乡共如此”则将个人情感升华为普遍的人生感慨。全诗情景交融,语言凝练,对仗工整,充分展现了刘长卿诗歌含蓄深沉、意境幽远的艺术特色。
此诗作于唐代安史之乱后,诗人刘长卿因刚直不阿屡遭贬谪,漂泊江南。诗人泊舟金陵长江岸边,面对六朝古都的繁华不再和自身孤寂的处境,触景生情,抒发了对故国的怀念、对仕途的失意以及羁旅漂泊的愁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