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送李将军
送李将军
刘长卿 〔唐朝〕
征西诸将一如君,报德谁能不顾勋。
身逐塞鸿来万里,手披荒草看孤坟。
擒生绝漠经胡雪,怀旧长沙哭楚云。
归去萧条灞陵上,几人看葬李将军。
写雪
写人
怀旧
写草
写云
古诗译文
征西作战的将领们个个都像您一样英勇,为了报答恩德谁不竭力建功立业。
您追随边塞的鸿雁远行万里,亲手拨开荒草凭吊孤寂的坟墓。
在绝域大漠活捉俘虏历经胡地风雪,在长沙怀念旧友痛哭楚地的浮云。
待到归来时冷落萧条的灞陵之上,又有几人会来观看李将军的葬礼呢?
展开
知识点
1. 诗歌体裁:七言律诗,严格遵守平仄对仗规则。 2. 历史典故:诗中暗用汉代李广(“李将军”)和贾谊(“怀旧长沙”)的典故。 3. 地理意象:塞鸿、绝漠(西北边塞)、长沙(南方贬谪地)、灞陵(长安郊外),形成空间张力。 4. 对比手法:功勋卓著与归来萧条的对比,强化悲剧色彩。 5. 作者刘长卿风格:擅长描写离愁别绪与边塞生活,语言凝练沉郁。
展开
古诗注解
征西诸将
:指在西方边境征战的将领们。
报德
:报答恩德,这里指报答君恩或知遇之恩。
身逐塞鸿
:身体追随边塞的鸿雁,形容将军远赴边疆。
手披荒草
:亲手拨开荒草,描写将军在边塞凭吊阵亡将士。
擒生绝漠
:在极远的沙漠地带活捉俘虏。
怀旧长沙
:用贾谊被贬长沙的典故,暗喻李将军可能遭受的不公。
灞陵
:长安东郊地名,汉代名将李广在此闲居,此处借指将军归来后的冷落境遇。
展开
讲解
本诗讲解需把握三个层次:
1. 表层叙事:逐句解析诗句含义,如“手披荒草看孤坟”表现将军祭奠战友的细节。
2. 情感脉络:从赞颂功勋(首联)到描写艰辛(颔联、颈联),最后转向对未来的忧虑(尾联),形成跌宕的情感曲线。
3. 深层寓意:通过“几人看葬”的设问,揭示功成身退后可能面临的世态炎凉,这是对古代武将命运的典型书写。讲解时可结合唐代边塞诗传统,说明本诗在继承中又有对个人命运的关注这一特色。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雄浑悲怆的笔调,塑造了一位忠勇双全却可能遭遇不公的将军形象。首联以“征西诸将一如君”起笔,烘托李将军的杰出;颔联“身逐塞鸿”“手披荒草”通过边塞意象展现其征戍之苦与重情义;颈联“擒生绝漠”“怀旧长沙”形成时空跳跃,既显战功又透悲情;尾联“萧条灞陵”以冷峻的预言收束,与西汉李广的遭遇形成呼应,深化了“功高不赏”的悲凉主题。全诗将对个人的赠别升华为对一代将士命运的慨叹,具有深刻的历史穿透力。
展开
创作背景
本诗为唐代诗人刘长卿赠别李将军之作。中唐时期边战频繁,将领常年戍边。诗人通过描写李将军征西的艰辛、怀旧的悲怆,以及对其归来后可能遭遇冷落的预见,既赞颂了将领的功勋,也暗含对功高赏薄、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的批判。诗中“李将军”既指现实人物,也暗用汉代李广典故,深化了历史厚重感。
展开
作者信息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古诗数量:
636
名句数量:
2330
作者其他古诗
1
送灵澈
1.2万阅读
2
送上人
1.2万阅读
3
长沙桓王墓下别李纾、张南史
1.1万阅读
4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1.1万阅读
5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1.1万阅读
6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1万阅读
7
送严士元
1.1万阅读
8
长沙过贾谊宅
1.1万阅读
9
新年作
1.1万阅读
10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