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春日独坐,寄郑明府
春日独坐,寄郑明府
李白 〔唐朝〕
燕麦青青游子悲,河堤弱柳郁金枝。
长条一拂春风去,尽日飘扬无定时。
我在河南别离久,那堪坐此对窗牖。
情人道来竟不来,何人共醉新丰酒。
写风
写人
别离
情人
游子
写酒
古诗译文
燕麦一片青青,勾起了游子的悲思;河堤上柔弱的柳树,长满了金黄色的嫩枝。长长的柳条一旦被春风吹拂而去,便整日飘扬没有停歇之时。我久居河南,与友人别离已久,怎能忍受独坐此地,空对窗牖。说好要来的友人终究没有来,又有谁能与我一起共醉新丰美酒呢?
展开
知识点
1. 诗题中的“明府”是唐代对县令的尊称。 2. “新丰酒”在唐诗中是常见意象,如王维《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常用来指代名酒或表达豪饮、友情。 3. 诗中“郁金枝”的“郁金”并非现代所指的郁金香,而是古代一种姜科植物,其块根可作黄色染料或香料。 4. 本诗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游子”主题和以景写情、因物兴感的表现手法。 5. 诗歌结构上遵循了起承转合的传统章法。
展开
古诗注解
燕麦青青
:野麦茂盛青绿。燕麦,此处或指野生麦类,景象引发漂泊之悲。
游子悲
:离家远行之人内心的悲伤。
郁金枝
:形容柳树嫩枝颜色如郁金(一种香草)般金黄。
长条一拂春风去
:长长的柳条一经春风拂动。
窗牖
:窗户。
情人
:此指感情深厚的友人,即题目中的郑明府。
新丰酒
:古时新丰地区(今陕西临潼东北)产的美酒,唐代诗中常指代美酒。
展开
讲解
这首诗的核心情感是“独”与“寄”。开篇写景,春日的勃勃生机反而触动了诗人作为“游子”的悲凉心境,柳条的随风飘荡正是诗人自身漂泊的写照。中间部分点明“独坐”的处境和原因——久别故人,独对空窗。最后,将情感聚焦于对友人的期盼与期盼落空的失落上,“共醉新丰酒”是诗人渴望摆脱孤独、寻求精神慰藉的象征。讲解时可着重分析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的内在联系,体会李白如何将个人际遇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视融为一体,以及诗歌语言质朴而意蕴深远的特点。
展开
古诗赏析
本诗是李白一首典型的春日怀人寄友之作。首联以景起兴,“燕麦青青”与“河堤弱柳”勾勒出盎然春意,但“游子悲”三字立刻为明媚春景蒙上了一层感伤色彩,奠定了全诗孤寂的基调。颔联巧妙运用拟人手法,借柳条“尽日飘扬无定时”的形象,暗喻诗人自身漂泊不定、身不由己的境遇,情景交融。颈联由景转情,直抒胸臆,“那堪”二字强烈表达了诗人独坐孤窗的难耐与对友人的长久思念。尾联情感达到高潮,从期待到失望,“竟不来”三字饱含无奈与怅惘,“何人共醉”的反问更是将知音难觅、独酌无侣的孤独感宣泄无遗。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深沉,于豪放飘逸之外,展现了李白深情细腻的一面。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约为李白中年时期漫游河南一带时所作。诗中提及“我在河南别离久”,点明了诗人当时的地点和状态——漂泊在外,与友人郑明府(郑姓县令)分别已久。在一个春日,诗人独坐,触景生情,由眼前青青燕麦、飘拂柳条联想到自身漂泊无定的命运,并殷切期盼友人能前来相聚共饮,然而友人未能如约而至,诗人心中充满孤寂与失落,遂提笔写下此诗寄赠友人,抒发深切的思念与宦游羁旅的感慨。
展开
作者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古诗数量:
1553
名句数量:
5396
作者其他古诗
1
清平调三首
1.4万阅读
2
梦游天姥吟留别
1.3万阅读
3
秋浦歌
1.3万阅读
4
清平调
1.2万阅读
5
军行
1.2万阅读
6
白鹭鹚
1.2万阅读
7
上李邕
1.1万阅读
8
古风
1.1万阅读
9
劳劳亭
1.1万阅读
10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