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
霜凋逐臣发,日忆明光宫。
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
平衢骋高足,逸翰凌长风。
舞袖拂秋月,歌筵闻早鸿。
送君日千里,良会何由同。
鲁地的客人向西遥望而笑,君门如隔梦中般遥远。 寒霜凋零了逐臣的发丝,日日思念那明光宫殿。 更羡慕两位如龙的才子离去,才华盖世堪称英雄。 平坦大道上驰骋骏马,飘逸文笔似凌风飞鸿。 舞袖轻拂秋月清辉,歌筵上早闻鸿雁啼空。 送君远行千里之外,良辰盛会何时再逢?
此诗结构上采用"抑己扬人"的独特写法:先以逐臣形象自况,再极力烘托从弟的意气风发。"舞袖拂秋月"等句将现实场景诗意化,体现李白"清水出芙蓉"的语言风格。需注意诗中"龙""鸿"等动物意象的象征意义,以及"霜凋"与"长风"的冷暖对比对情感的强化作用。
全诗以对比手法展开:前四句写自身困顿("霜凋逐臣发"),后六句赞从弟前程("逸翰凌长风")。"二龙""平衢"等意象豪迈飘逸,体现李白典型浪漫风格。末句"良会何由同"暗含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使送别之情更显深沉。
此诗作于李白被赐金放还后漫游齐鲁时期。两位从弟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李白以诗相送,既表达了对从弟才华的赞赏与期许,又隐含自身政治失意、眷恋朝廷的复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