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阙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
汉酺闻奏钧天乐,愿得风吹到夜郎。
北方的皇宫里圣人在歌颂太平盛世,而南方的囚徒却被流放到遥远的蛮荒之地。 听闻朝廷大赦时演奏着天籁之乐,但愿这乐声能随风飘到夜郎,让我也沾得一丝恩泽。
本诗艺术特色在于: 1. 空间对照:通过"北阙-南荒"的地理对立,构建政治中心与边缘的象征意义 2. 听觉意象:以"歌太康""钧天乐"的虚写反衬流放地的寂静荒凉 3. 双关修辞:"风吹"既指自然之风,又暗喻皇恩应普惠四方 4. 历史互文:借用汉代酺宴制度,委婉批评当下朝廷的赦免不公
诗以对比开篇,"北阙"与"南冠"形成强烈反差,凸显诗人囚徒身份与盛世欢庆的割裂感。后两句借"钧天乐"的意象,将皇恩比作可随风传播的乐声,既暗含对赦免的渴望,又以飘渺之笔写出流放者的无奈。全诗语言凝练,情感沉郁,展现李白晚年遭遇政治挫折后的复杂心境。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李白因参与永王李璘幕府获罪,被流放夜郎。途中听闻朝廷因平定安史之乱举行大赦庆典,却因身份未能参与,遂以诗抒写孤愤与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