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开篇以“四时如逝水,百川皆东波”起兴,用流水和百川东奔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时光一去不复返的特点,营造出一种时光匆匆的氛围,为下文抒发对青春逝去的感慨做了铺垫。
“青春去不还,白发镊更多”两句,直抒胸臆,感叹青春的不可逆转和衰老的必然,语言朴实却充满了人生的无奈与怅惘。
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溺于这种愁绪之中,“达人识元化,变愁为高歌”笔锋一转,赞美了通达之人能洞悉自然变化规律,将忧愁转化为高歌的乐观心态,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倾产取一醉,富者奈贫何”则展现了一种超脱的情怀,即便贫穷,也能拿出全部家产换得一醉,不为财富所束缚,体现了对贫富观念的淡然。
最后“君看土中宅,富贵无偏颇”以坟墓中富贵与贫穷无差别的景象作结,深刻揭示了人生最终的平等,引人深思,升华了诗歌的主题。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从对时光和人生的感慨到展现豁达的处世态度,层层递进,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