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色不肯秋,玉性不可柔。
登山须正路,饮水须直流。
倩鹤附书信,索云作衣裘。
仙村莫道远,枉策招交游。
青松不因秋至而褪色,美玉的本质难以变柔。 登山必须走正道,饮水定要寻清流。 请仙鹤代传书信,求云霞为作衣裘。 莫说仙村路途遥远,且策马相邀共游。
此诗核心在于"刚直不阿"的精神表达。首联双起双承,松、玉的物性描写实为人格写照。颔联由物及人,以登山饮水的生活细节揭示处世哲学。颈联转入神仙境界,但"须正路""须直流"的刚性表达仍贯穿其中。尾联看似写招游,实则暗含对现实的不满。全诗将儒家刚健精神与道家隐逸思想熔于一炉,在赠别诗中独具风骨。
全诗采用比兴手法,前四句以"松色""玉性"喻友人坚贞品性,"登山""饮水"暗喻处世之道。后四句转入奇幻想象,"倩鹤""索云"展现超凡脱俗之境,尾联"枉策招交游"体现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瘦硬奇崛,典型体现孟郊"横空盘硬语"的诗风,通过物象的刚性特质,构建出清峻高洁的意境。
此诗作于孟郊晚年,时值唐宪宗元和年间。当时孟郊仕途失意,常与方外之士交往。丹霞子阮芳颜为云游僧人,归隐山林时,孟郊以此诗相赠,借咏物喻人,既赞友人品格,亦抒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