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星月慢讲解

原文:《拜星月慢》 | 作者:周邦彦 | 类型:讲解 | 阅读:0

我们先来整体把握这首词的脉络。上阕主要讲述了词人在一个幽静的夜晚,于小巷中认出了秋娘的庭院,并与佳人美好相遇的情景。开篇的景物描写很有讲究,“夜色催更,清尘收露”既点明了时间,又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小曲幽坊月暗”则为相遇增添了几分朦胧美。相遇时的“笑”字,生动地表现出词人的欣喜之情,而用“琼枝玉树”“暖日明霞”来形容对方,更是将佳人的美好刻画得入木三分,“水盼兰情,总平生稀见”则是词人对这份美好的由衷赞叹。

再看下阕,词人由相遇的美好回忆转入到如今的思念。“画图中、旧识春风面”说明词人对佳人的印象深刻,如同早已相识。“瑶台畔”的比喻,写出了与佳人相处的时光如同仙境般美好。但“苦惊风吹散”又让这份美好戛然而止,流露出深深的遗憾。随后描写的“荒寒、寄宿无人馆”“重门闭、败壁秋虫叹”,展现了词人当下的孤独处境,这种处境与上阕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更能凸显出词人的相思之苦。最后一句“怎奈向、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直抒胸臆,将这份跨越山水的相思之情推向高潮,让我们感受到词人情感的真挚与浓烈。

在学习这首词时,要注意体会词人情感的变化,以及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同时感受周邦彦词格律严谨、语言精美的特点。通过这些方面的把握,能更好地理解这首词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与拜星月慢 相关类型

拜星月慢古诗译文古诗译文 拜星月慢知识点知识点 拜星月慢古诗注解古诗注解 拜星月慢讲解讲解 拜星月慢古诗赏析古诗赏析 拜星月慢创作背景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