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殷尧藩的《九日病起》,首先我们要明确这首诗的核心背景——重阳节与诗人“病起”的状态,这两个关键信息是理解整首诗的基础。
首先看诗题“九日病起”,“九日”就是重阳节,我们之前学过重阳节有赏菊、饮酒的习俗,这在诗的首联和颔联里都有体现,比如“重阳开满菊花金”直接写了重阳节的菊花,“绿醅蚁滑”则提到了酒。而“病起”告诉我们,诗人在这个本该欢乐的节日里,刚刚从病中康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诗里会有“惜赏心”“慵斟”这样的情绪和行为——不是不想赏菊、不想喝酒,而是身体没力气,没兴致。
接着我们逐联分析诗句。首联“重阳开满菊花金,病起支床惜赏心”,前一句是景,金黄色的菊花全开了,特别美;后一句是情,诗人刚从床上撑起来,看着这么美的花,心里可惜:这么好的景色,我却因为生病没法好好欣赏。这里的“惜”字很关键,把诗人的遗憾写出来了。
颔联“紫蟹霜肥秋纵好,绿醅蚁滑晚慵斟”,还是先写景,秋天的螃蟹肥了,酒也很好喝,这秋天本来多好啊!可“纵好”一转,就算秋天再好,诗人到了晚上也懒得倒酒喝,“慵斟”的“慵”字,就是“懒”的意思,这又和“病起”的状态呼应了,身体没恢复,连喝酒的力气都没有。
颈联“眼窥薄雾行殊倦,身怯寒风坐未禁”,这一联写的是诗人的身体感受。“眼窥薄雾”是说他看着外面的薄雾,“行殊倦”是说走几步就特别累;“怯寒风”是怕风,“坐未禁”是说就算坐着,也扛不住这冷风。这两句把病后虚弱的样子写得特别具体,我们好像能看到诗人没力气的样子。
最后是尾联“沈醉又成来岁约,遣怀聊作记时吟”,这里要注意“沈”是通假字,通“沉”。诗人没有一直难过,而是和朋友约定,明年重阳节再一起喝酒、赏菊,现在就写首诗把今天的心情记下来。这就让整首诗的情绪不那么伤感了,反而有了对明年的期待,很积极。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这首诗是七言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是对仗的,比如“紫蟹霜肥”对“绿醅蚁滑”,“眼窥薄雾”对“身怯寒风”,对仗工整是律诗的特点。同时,诗里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用秋天的美景反衬诗人病后的遗憾,让情感更突出。
总的来说,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把诗人重阳节病后的所见、所感、所思写得特别真实,既有对当下的遗憾,也有对未来的期盼,是一首很接地气、情感真挚的诗。我们学习这首诗,不仅要理解诗句的意思,还要体会诗人在困境中依然积极的心态,以及诗歌中情景结合的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