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骑难随伴,寻山半忆君。
苍崖残月路,犹数过溪云。
驿站的马匹难以相伴同行,我在山间寻觅时总想起你。 走过苍茫山崖与残月映照的小路,仍能望见溪流上飘过的云影。
1. 唐代送别诗常用驿站、山水意象寄托离情 2. “残月”在唐诗中多象征孤独与未尽的思念 3. 五言绝句的凝练表达:四句二十字涵盖叙事、写景、抒情 4. 云、溪的意象组合体现唐代山水诗的典型审美
此诗核心在于“忆君”二字。前两句直抒胸臆,后两句转为含蓄: - “苍崖残月路”以冷色调景物渲染孤独感,崖之“苍”与月之“残”形成视觉与情感的双重苍凉; - 末句“犹数过溪云”用动态的云反衬静态的凝望,云本无心而过,人却有意计数,凸显思念之深。 全诗未直接描写友人,但通过“难随伴”“忆君”“数云”等细节,让读者感受到超越空间的深厚情谊。
全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羁旅之思:首句“驿骑难随伴”点明离别现实,次句“寻山半忆君”将自然与情感交融;后两句以“苍崖残月”“过溪云”的意象,营造空寂清冷的意境,云影的流动更反衬出思念的绵长。诗人善用白描手法,通过空间(山路、溪云)与时间(残月)的交错,深化了孤独怅惘之情。
此诗为唐代佚名诗人所作,题为送别友人朱大山。诗中通过描绘旅途孤寂与自然景象,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可能创作于诗人赴任或远行途中,因无法与友人同行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