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舒州酬别侍御
舒州酬别侍御
顾非熊 〔唐朝〕
故交他郡见,下马失愁容。
执手向残日,分襟在晚钟。
乡心随皖水,客路过庐峰。
众惜君材器,何为滞所从。
写水
写马
古诗译文
在他乡遇见故交,下马时愁容消散。
紧握双手面向落日,晚钟声中依依惜别。
思乡之心随皖水漂流,客旅之路经过庐山峰峦。
众人都惋惜你的才华,为何仍滞留于此地?
展开
知识点
1. 皖水:汉代称"皖江",唐代为舒州主要河流,《水经注》载其"出霍山" 2. 唐代送别诗三大意象:柳(留)、酒(久)、月(约) 3. "材器"典出《后汉书》:"士有百行,材器不同" 4. 顾非熊为顾况之子,《全唐诗》存其诗72首 5. 唐代舒州属淮南道,盛产茶漆,白居易曾作《舒州答李郎中》
展开
古诗注解
故交
: 旧友,老朋友。
他郡
: 异乡,别的州县。
分襟
: 分别,离别。
皖水
: 今安徽境内的河流,代指故乡。
庐峰
: 庐山山峰,诗中指旅途经过之地。
材器
: 才能与器量。
滞所从
: 滞留于当前处境。
展开
讲解
本诗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
1. 时空对照:落日与晚钟构成黄昏时空场,强化离别氛围
2. 虚实相生:前两联实写离别场景,后两联虚写心理活动
3. 双关运用:"滞所从"既指友人行止,亦暗喻自身仕途困顿
4. 典型盛唐风格:虽写离愁却无颓唐之气,尾联反问显豁达胸襟
需注意颈联中"随""过"二字,看似平实却精准传递出羁旅动态,与李白"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有异曲同工之妙。
展开
古诗赏析
全诗以白描手法勾勒离别场景,首联“下马失愁容”生动展现他乡遇故知的欣喜;颔联“残日”“晚钟”营造苍茫意境,强化离愁;颈联“皖水”“庐峰”将个人情感与地理意象结合,拓展诗意空间;尾联转折议论,借他人之口点明主旨。诗中“执手”“分襟”等细节描写真挚动人,体现唐代送别诗“以景结情”的典型特征。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顾非熊宦游舒州(今安徽潜山)期间。唐代士人常因仕宦漂泊异乡,诗中“故交他郡见”反映了当时文人辗转各地的常态。作者借与友人离别之景,抒发对自身际遇的感慨,暗含怀才不遇之思。
展开
作者信息
[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姑苏人,顾况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初年前后在世。少俊悟,一览成诵。性滑稽,好凌轹。困举场三十年。武宗久闻其诗名,会昌五年,(公元八四五年)放榜,仍无其名,怪之。乃勑有司进所试文章,追榜放令及第。大中间,为盱眙尉,不乐奉迎,更厌鞭挞,乃弃官隐茅山。王建有诗送别。后不知所终。非熊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古诗数量:
73
名句数量:
278
作者其他古诗
1
陈情上郑主司
1万阅读
2
早秋雨夕
1万阅读
3
送朴处士归新罗
1万阅读
4
下第后送友人不及
1万阅读
5
夏日会修行段将军宅
1万阅读
6
阊门书感
1万阅读
7
姚岩寺路怀友
1万阅读
8
天河阁到啼猿阁即事
1万阅读
9
送僧归洞庭
1万阅读
10
下第后晓坐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