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顾非熊的《秋月夜》。首先,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这首诗,感受一下诗中的秋夜氛围。
诗的开头“旅雁迎风度”,写的是秋天迁徙的大雁迎着风飞行。大家想想,大雁迁徙的时候,往往是成群结队的,而这里用“旅雁”,就好像这些大雁也和人一样在旅途之中,这其实也暗示了诗人可能也在漂泊。
接着看“阶翻月露华”,这句话描绘了月光和露水洒在台阶上的样子,“翻”字用得很妙,仿佛我们能看到月光和露水在台阶上闪烁、晃动,特别有画面感。这两句一静一动,把秋夜的景色写得很美。
然后是“砧声鸣夜永”,“砧声”就是捣衣声,古代的人们在晚上会把衣服放在石砧上捶打,准备过冬的衣物。这声音在漫长的夜晚里响着,是不是让你感觉到夜晚特别长呢?而且听到这样的声音,很容易让人想到家里的亲人,想到他们也可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最后一句“江上几多家”,诗人由眼前的景象想到了江面上的人家,这一问,其实包含了很多情感,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这些人家的好奇,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对家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虽然短小,但每一句都有它的妙处,通过写景来表达情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景交融。希望大家能好好体会诗中的意境,感受古代诗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