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律行将变,君恩竟未回。
门前即潮水,朝去暮常来。
岁月的规律即将改变,君王的恩宠终究未能归来。门前的潮水,早晨退去傍晚又常涌来。
1. 贬谪诗常见意象:潮水、岁暮、孤亭 2. 唐代政治与文学关系:牛李党争对文人创作的影响 3. 五言绝句的凝练表达特征
此诗通过“水亭”视角展开双重书写: - 表层:描写亭边潮汐涨落的自然现象 - 深层:以“潮水”的守信反讽“君恩”的无常,末句“朝去暮常来”用平淡语调强化了失落感,体现唐代贬谪诗“怨而不怒”的风格。
全诗以对比手法展开: 1. 时间对比:“岁律变”与“恩未回”凸显等待的漫长; 2. 动静对比:潮水的永恒流动与君恩的凝滞形成反差; 3. 隐喻运用:潮水既是实景,又象征政治环境的反复无常。
此诗作于裴夷直被贬谪期间,借自然景象抒写政治失意。唐代中后期党争激烈,诗人通过“潮水”的永恒反衬“君恩”的无常,反映宦海沉浮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