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发凤翔后涂中怀田少府
发凤翔后涂中怀田少府
朱庆馀 〔唐朝〕
识君春未半,意欲住经秋。
见酒连诗句,逢花跋马头。
别来唯独宿,梦里尚同游。
所在求飧过,无因离得愁。
写花
写马
写酒
古诗译文
认识你时正值春天刚过一半,本想与你多住些时日,甚至想留到秋天。每次见到美酒便连同诗句一起吟咏,遇到美丽的花朵就勒马驻足观赏。自从分别之后,只能独自一人住宿,唯有在梦中还能与你一同游历。如今我四处奔波只为求得一顿饭食,因此无法摆脱这种离别的愁绪。
展开
知识点
朱庆馀,唐代诗人,字可久,以五言律诗见长,风格清丽工整,注重细节描写。其诗多写日常生活与人际情感,代表作有《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等。本诗属怀人抒情诗,运用对比、细节描写和直抒胸臆等手法,体现唐代文人交游与仕途漂泊的社会现实。“少府”为唐代对县尉的尊称;“飧”指晚饭,泛指饮食;“跋马”即勒马止步。诗歌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是中唐时期酬赠诗的佳作。
展开
古诗注解
凤翔
:唐代地名,今陕西省凤翔县,当时为西京之一,是政治军事重镇。
田少府
:姓田的县尉(少府为县尉的别称),诗人友人。
春未半
:春天还未过半,即早春时节。
意欲住经秋
:心中本打算在此地居住到秋天,表达对友人和环境的喜爱。
见酒连诗句
:一见到酒就吟诗,形容文人雅集、诗酒相伴的情景。
逢花跋马头
:遇到花开美景便勒马停步观赏。“跋”通“拔”,此处指勒马止步。
唯独宿
:只能独自住宿,表现孤独寂寞。
梦里尚同游
:梦中仍与友人同游,说明思念之深。
所在求飧过
:“飧”指晚饭,引申为饮食生计;意为所到之处只为谋求一顿饭食,形容漂泊困顿。
无因离得愁
:无法摆脱离别的忧愁,“无因”即没有办法、无法。
展开
讲解
本诗是朱庆馀在离开凤翔后的旅途中,怀念友人田少府所作。开篇回忆初识时节,表达长久相处的愿望,奠定情感基调。接着以“酒”与“诗”、“花”与“马”两个典型场景,生动再现昔日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画面感强。而后笔锋一转,写别后孤独,唯有梦中相会,情感由乐转悲。结尾点明漂泊为生计的现实困境,使离愁有了具体依托,增强了感染力。全诗从回忆入手,通过今昔对比,层层递进地抒发了对友情的珍视和身世飘零的感慨,语言平实却情意绵长,充分展现了唐人赠别怀人诗的艺术魅力。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和漂泊生涯的无奈。前两句追忆相识之初的情景,“春未半”点明时间,“住经秋”则流露出诗人对这段友情和生活的眷恋。中间两联通过“见酒连诗句,逢花跋马头”的生动细节,再现了昔日与友人诗酒风流、赏花吟咏的惬意生活,与“别来唯独宿,梦里尚同游”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如今的孤独与思念。尾联“所在求飧过,无因离得愁”直抒胸臆,道出为生计奔波的辛酸和无法排解的离愁,使全诗情感达到高潮。全诗结构紧凑,情景交融,展现了朱庆馀擅长抒写日常生活情感的细腻笔触。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诗人朱庆馀从凤翔出发后,在旅途之中怀念友人田少府时所写。朱庆馀早年曾游历各地,寻求仕途机会。凤翔为唐代军事重镇,常有文人幕僚往来。诗人在此地结识了田少府,二人志趣相投,诗酒唱和,相处甚欢。然而因生计所迫,诗人不得不离开凤翔继续奔波。途中回首往事,感怀友情,遂写下此诗以寄托思念之情,反映了唐代士人在求仕途中的漂泊之苦与对友情的珍视。
展开
作者信息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古诗数量:
172
名句数量:
644
作者其他古诗
1
近试上张籍水部 / 近试上张水部 / 闺意献张水部
1万阅读
2
近试上张籍水部 / 近试上张水部 / 闺意献张水部
1万阅读
3
送李侍御入蕃
1万阅读
4
上张水部
1万阅读
5
题仙游寺
1万阅读
6
啄木儿
1万阅读
7
观涛
1万阅读
8
南湖
1万阅读
9
过耶溪
1万阅读
10
羽林郎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