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送长安罗少府
送长安罗少府
朱庆馀 〔唐朝〕
科名再得年犹少,今日休官更觉贤。
去国已辞趋府伴,向家还入渡江船。
雪晴新雁斜行出,潮落残云远色鲜。
在处若逢山水住,到时应不及秋前。
写雪
山水
写山
写水
渡江
写云
古诗译文
再次获得科名时年纪还很轻,今日辞去官职更显得贤明。离开京城已经辞别了同僚伙伴,返回家乡还要乘坐渡江的船只。雪后放晴,新来的大雁斜行飞出;潮水退去,残云在远处色彩鲜明。如果在途中遇到山水美景便住下,到时恐怕赶不上秋天之前到达。
展开
知识点
朱庆馀是唐朝诗人,活跃于9世纪,以《近试上张水部》等诗著名;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称呼,负责地方治安;诗中的雁和云是常见意象,雁象征离别和季节,云代表自然变幻;科举制度在唐代盛行,科名指科举功名;诗的结构采用七律形式,讲究对仗和韵律。
展开
古诗注解
科名
: 指科举考试获得的功名,如进士等。
休官
: 辞去官职,表示主动离职。
去国
: 离开国都,这里指长安,即京城。
趋府伴
: 指在官府中趋奉的同僚或伙伴。
渡江船
: 渡江的船只,可能指长江,暗示归乡路途。
新雁
: 新来的大雁,常用来象征秋天和离别。
潮落
: 潮水退去,描绘江边景色。
残云
: 残留的云彩,表示天气转晴。
秋前
: 秋天之前,指时间紧迫或季节变化。
展开
讲解
这首诗是朱庆馀送别友人罗少府的作品,整体解读为对友人辞官归隐的赞美和送别之情。首句写罗少府年轻中第,次句强调其辞官的贤达;三、四句描述离别京城和归乡旅程;五、六句通过雪晴雁出、潮落云鲜的景色,渲染自然之美和旅途心境;末两句以山水之住暗示归隐理想,但担心时间不及秋前,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切。诗作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反映了唐代士人的仕隐矛盾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辞官归乡的赞赏和祝福。前两句突出罗少府年轻有为和贤明自持;中间四句描绘离别场景和自然风光,如雪晴雁飞、潮落云鲜,营造出开阔而清新的意境;后两句以山水之趣暗示归隐之乐,同时透露出时间流逝的淡淡忧愁。全诗情感真挚,写景抒情相融合,体现了唐代送别诗的艺术特色。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朱庆馀所作,创作于唐代中期。朱庆馀以诗才闻名,曾中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诗中送别的对象是长安罗少府,少府是县尉的别称,罗少府可能是一位辞官归乡的官员。背景反映了唐代士人宦海浮沉、追求归隐的生活态度,以及送别时的情感表达,结合自然景色描绘,展现了时代特色。
展开
作者信息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古诗数量:
172
名句数量:
644
作者其他古诗
1
近试上张籍水部 / 近试上张水部 / 闺意献张水部
1万阅读
2
近试上张籍水部 / 近试上张水部 / 闺意献张水部
1万阅读
3
送李侍御入蕃
1万阅读
4
上张水部
1万阅读
5
题仙游寺
1万阅读
6
观涛
1万阅读
7
啄木儿
1万阅读
8
南湖
1万阅读
9
过耶溪
1万阅读
10
羽林郎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