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送浙东周判官
送浙东周判官
朱庆馀 〔唐朝〕
久闻从事沧江外,谁谓无官已白头。
来备戎装嘶数骑,去持丹诏入孤舟。
蝉鸣远驿残阳树,鹭起湖田片雨秋。
到日重陪丞相宴,镜湖新月在城楼。
写雨
写湖
古诗译文
早就听说您在沧江之外任职,谁说没有官职却已经白头。来时准备戎装,马儿嘶鸣;去时手持丹诏,乘坐孤舟。蝉在远方的驿站、残阳下的树上鸣叫,白鹭从湖田起飞,秋雨零星。到达之日重新陪伴丞相宴饮,镜湖的新月映在城楼上。
展开
知识点
1. 判官:唐代官职,是节度使、观察使等的僚属,负责辅助处理政务、司法等。
2. 送别诗:中国古代诗歌常见题材,多以离别、友情、仕途为主题,常用景物烘托情感。
3. 镜湖:位于今浙江绍兴,又名鉴湖,是历史名胜,唐代诗人常咏及。
4. 丹诏:指皇帝诏书,因用朱砂书写,故称,体现皇权威严。
5. 对仗:诗歌修辞手法,如“来备戎装嘶数骑”与“去持丹诏入孤舟”形成工整对仗。
展开
古诗注解
从事
: 古代官职名,指州郡长官的僚属,诗中指周判官的职位。
沧江
: 泛称江水,因江水呈青苍色,故称,这里指浙东一带。
戎装
: 军装,战衣,表示周判官来时的军事准备。
丹诏
: 皇帝的诏书,因用朱笔书写,故称,指周判官奉命出行。
远驿
: 远方的驿站,旅途中的歇脚处。
镜湖
: 湖泊名,在今浙江绍兴一带,是著名的风景地。
片雨秋
: 零星秋雨,描绘秋天的景象。
展开
讲解
这首诗是朱庆馀送别友人周判官赴任浙东而作。整体上,诗的前半部分聚焦于周判官的仕途经历和离别场景,后半部分转向自然景色和未来展望,结构清晰。诗人通过“蝉鸣”、“鹭起”等秋景意象,渲染了离别的萧瑟氛围,同时以“丞相宴”和“镜湖新月”暗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如“戎装”与“孤舟”、“残阳”与“新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仕途观和生活方式,具有较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深沉的离别之情。前两句写周判官久在沧江为官却已白头,暗示仕途艰辛;中间四句通过戎装、孤舟、蝉鸣、鹭起等意象,描绘出动态的送别场景和秋日萧瑟的意境;后两句想象友人到达后的宴饮和镜湖新月,寄托了重逢的期望。全诗语言凝练,对仗工整,融情于景,体现了唐代送别诗的高超艺术水平。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朱庆馀所作,是一首送别诗。朱庆馀生活在唐中期,以诗才闻名。诗中送别的对象是周判官,判官是唐代节度使、观察使等的属官,负责司法、军事等事务。周判官可能被派往浙东(今浙江东部)任职,朱庆馀在送别时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祝愿,反映了唐代士人的仕途生活和友情。
展开
作者信息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古诗数量:
172
名句数量:
644
作者其他古诗
1
近试上张籍水部 / 近试上张水部 / 闺意献张水部
1万阅读
2
近试上张籍水部 / 近试上张水部 / 闺意献张水部
1万阅读
3
送李侍御入蕃
1万阅读
4
上张水部
1万阅读
5
题仙游寺
1万阅读
6
观涛
1万阅读
7
啄木儿
1万阅读
8
南湖
1万阅读
9
过耶溪
1万阅读
10
羽林郎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