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都门晚望
都门晚望
朱庆馀 〔唐朝〕
绿槐花堕御沟边,步出都门雨后天。
日暮野人耕种罢,烽楼原上一条烟。
写雨
写花
写人
雨后
古诗译文
绿色的槐花飘落在御沟边,我步出都门,正是雨过天晴之后。黄昏时分,田野里的农夫结束了耕种,原野上的烽火台升起一缕轻烟。
展开
知识点
朱庆馀是唐朝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唐诗中常用“御沟”、“都门”等意象代表京城;烽火台是古代军事设施,用于传递警报;这首诗体现了唐代田园诗的宁静与深远风格。
展开
古诗注解
御沟
: 指皇宫旁的沟渠,常用于唐诗中象征京城。
都门
: 京城的城门,代表首都的出口。
野人
: 此处指农夫或乡下人,强调田园生活。
烽楼
: 烽火台,古代用于传递军事信号的建筑,暗示边疆或军事存在。
展开
讲解
这首诗整体以写景为主,通过步出都门后的所见所闻,描绘了雨后天晴的傍晚景色。首句“绿槐花堕御沟边”以落花点明季节和地点,次句“步出都门雨后天”交代动作和天气背景。后两句转向田野,“日暮野人耕种罢”表现农夫的辛勤,而“烽楼原上一条烟”则引入军事元素,形成田园与边疆的微妙对比,暗示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珍惜和对远方的思绪。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是朱庆馀的代表作之一。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描绘了雨后傍晚的田园风光。前两句“绿槐花堕御沟边,步出都门雨后天”通过视觉意象展现自然之美,后两句“日暮野人耕种罢,烽楼原上一条烟”将农夫的劳作与烽火台的轻烟对比,形成动静结合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喜爱和对社会现实的 subtle 关注,体现了唐诗的写景抒情传统。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朝,朱庆馀在京城长安任职或游历期间所作。诗中描绘了雨后傍晚的宁静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当时社会的平和景象,可能作于安史之乱后相对稳定的时期。
展开
作者信息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古诗数量:
172
名句数量:
644
作者其他古诗
1
近试上张籍水部 / 近试上张水部 / 闺意献张水部
1万阅读
2
近试上张籍水部 / 近试上张水部 / 闺意献张水部
1万阅读
3
送李侍御入蕃
1万阅读
4
上张水部
1万阅读
5
题仙游寺
1万阅读
6
观涛
1万阅读
7
啄木儿
1万阅读
8
南湖
1万阅读
9
过耶溪
1万阅读
10
羽林郎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