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蒨裙新。
轻舟小楫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
黄陵庙前春草萋萋,黄陵少女身着崭新的红裙。轻快的小船划桨而去,唱着歌儿渐行渐远,只留下这水远山长的景色,令人愁绪万千。
诗的前半部分以“春”“新”营造生机,后半部分“去”“愁”突转低沉,形成情感张力。“唱歌”的欢愉与“愁杀人”的沉重对比,暗示美好事物的易逝。诗人未直接写二妃故事,却通过黄陵风物和少女意象,让读者自然联想到娥皇女英的传说,体现唐诗“含蓄蕴藉”的特点。
全诗以白描手法勾勒画面:前两句写静态春景与少女的鲜亮形象,后两句转为动态场景,轻舟远去,歌声渐消,山水苍茫中透出无限怅惘。诗人借“水远山长”的空间意象,将个人愁思与历史传说交织,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
此诗为唐代诗人李远途经黄陵庙时所作。黄陵庙因舜帝二妃的传说而成为文人寄托哀思的场所。诗中通过描绘春日黄陵的景色与少女的离去,暗含对历史传说的追忆与人生漂泊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