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掩清曹晚,静将乌府邻。
花开封印早,雪下典衣频。
怪木风吹阁,废巢时落薪。
每怜吾道苦,长说向同人。
傍晚时分,省中的大门紧闭,清静的官署与御史台相邻。 花开时节封印早早收起,雪天里典当衣物频繁发生。 怪异的树木被风吹过楼阁,废弃的鸟巢不时落下柴薪。 每每感慨我的人生道路艰辛,只能常常向志同道合的人倾诉。
1. 唐代官制:尚书省是唐代三省之一,负责执行政令 2. 乌府典故:源自汉代御史府柏树栖鸦的典故 3. 唐代官员俸禄制度:中下层官员俸禄微薄 4. 唐诗中的意象运用:怪木、废巢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5. 唐代文人交游:同人指志同道合的友人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视角,描写了在尚书省任职的官员的日常生活。首联点明地点和时间,通过"门掩""静"等词营造出孤寂的氛围。颔联运用对比手法,"花开"与"雪下"形成季节反差,"封印早"与"典衣频"暗示生活的困顿。颈联转入景物描写,"怪木""废巢"既是实景又暗喻仕途坎坷。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感慨。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真实反映了唐代中下层官员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这首诗以省中官员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唐代官场中下层官员的真实生存状态。诗中"花开封印早,雪下典衣频"一联,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官员生活的困顿。"怪木""废巢"等意象的运用,既写实又富有象征意义,暗示了官场的险恶和仕途的坎坷。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艰辛的感慨和对知音的渴求。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反映唐代官场生活的佳作。
此诗创作于唐代,作者不详。诗中描写了在尚书省任职的官员清贫孤寂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唐代中下层官员的艰辛处境。通过"典衣""废巢"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仕途坎坷的感慨和对知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