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长安遣怀》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长安生活中的内心世界。前两句“醉下高楼醒复登,任从浮薄笑才能”以行为描写入手,醉酒与醒复登楼形成循环,暗示诗人无法摆脱的愁绪或执着,而“任从”一词则表达了对世俗嘲笑的漠视,突出诗人的自信与孤傲。后两句“青龙寺里三门上,立为南山不为僧”转换场景,提到具体的青龙寺和南山,利用佛门之地与世俗志向的对比,深化主题:诗人虽处佛寺,却心系南山(隐逸或自然),但明确“不为僧”,强调其不愿出家,而是保有入世抱负。这种矛盾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常见的心理挣扎,介于隐逸与仕途之间。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是唐代遣怀诗的代表作之一,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