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马腾腾触处行,春风相引与诗情。
等闲遇事成歌咏,取次冲筵隐姓名。
映柳认人多错误,透花窥鸟最分明。
岑牟单绞何曾著,莫道猖狂似祢衡。
信马由缰随处漫游,春风引动诗兴悠悠。 偶遇琐事便吟咏成诗,随意赴宴却隐姓埋名。 透过柳枝认人常出错,穿过花丛看鸟最分明。 何曾穿戴岑牟单绞衣?莫说我狂似祢衡。
本诗需重点把握三重对比:一是表面闲适与内在激愤的对比,春游的惬意下暗藏对时局的失望;二是"隐姓名"与"似祢衡"的对比,体现诗人既想避世又不愿完全沉默的矛盾;三是自然意象(柳、花、鸟)与历史人物(祢衡)的对比,形成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理解这些层次,方能体会皮日休"外柔内刚"的独特诗风。
全诗以"春游"为线索,前四句写闲适意趣:首联"信马""春风"勾勒逍遥之态;颔联"等闲""取次"强化随性气质。后四句转入深层寄托:颈联"映柳""透花"暗喻世事迷离,尾联用祢衡典故表明心迹。艺术上采用白描手法,通过"柳""花""鸟"等意象营造清新意境,末句反诘收束,凸显诗人疏狂不羁的个性。
此诗作于皮日休任襄州(今湖北襄阳)刺史期间。晚唐社会动荡,诗人借春游抒写隐逸之志,通过"隐姓名""莫道猖狂"等句,暗含对官场虚伪的不满,同时以祢衡自比,展现孤高傲世的情怀。